北京注協培訓網專業團隊為考生整理出2016年注冊會計師預習階段學習要點,以幫助考生提升預習階段學習效率,考生可根據北京注協培訓網為考生制定的預習計劃表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2016年注冊會計師考試預習計劃表)
第六章 債券、股票價值評估
第一節 債券價值評估
一、債券的分類
按債券是否記名分類 |
記名債券和無記名債券 |
按債券能否轉換為股票分類 |
可轉換債券和不可轉換債券 |
按有無財產抵押分類 |
抵押債券和信用債券 |
按能否上市分類 |
上市債券和非上市債券 |
按償還方式分類 |
到期一次債券和分期債券 |
按照債券的發行人分類 |
1、政府債券,是指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也稱國庫券,沒有拖欠風險。 2、地方政府債券,有拖欠風險,利率高于政府債券。 3、公司債券,有拖欠風險。拖欠風險越大,利率越高。 4、國際債券,有拖欠風險。如果外幣結算,還有匯率風險。 |
二、債券的價值因素
(一)債券的估值模型
1.債券價值的含義:
未來的現金流量的現值。即利息的現值和本金的現值合計。
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
其中 貼現率:按市場利率或投資人要求的必要報酬率進行貼現
2.不同類型債券價值計算
(1)平息債券。
平息債券是指利息在到期時間內平均支付的債券。支付的頻率可能是一年一次、半年一次或每季度一次等。
(2)純貼現債券
純貼現債券是指承諾在未來某一確定日期按面值支付的債券。這種債券在到期日前購買人不能得到任何現金支付,因此也稱為“零息債券”。
(3) 永久債券
永久債券是指沒有到期日,永不停止定期支付利息的債券。(n→∞)
永久債券的價值計算公式如下:
PV=利息額/必要報酬率
(4)流通債券的價值
流通債券是指已發行并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債券。
流通債券的特點是:
①到期時間小于債券發行在外的時間。
② 估價的時點不在發行日,可以是任何時點,會產生“非整數計息期”問題。
3.決策原則:當債券價值大于價格,應當購買。
三、債券價值的評估方法
影響債券價值的因素除債券面值、票面利率和計息期以外,還有折現率和到期時間。
1、面值越大,債券價值越大(同向)。
2、票面利率越大,債券價值越大(同向)。
3、債券的付息頻率增加(溢價更溢,折價更折)
對于折價發行的債券,加快付息頻率,價值下降;
對于溢價發行的債券,加快付息頻率,價值上升;
對于平價發行的債券,加快付息頻率,價值不變。
4、折現率越大,債券價值越小(反向)。
債券定價的基本原則是:折現率等于債券利率時,債券價值就是其面值。如果折現率高于債券利率,債券的價值就低于面值;如果折現率低于債券利率,債券的價值就高于面值。
5、到期時間
(1)對于平息債券在付息期無限小(不考慮付息期間變化)時
溢價:價值逐漸下降
平價:價值不變
折價:價值逐漸上升
最終都向面值靠近。
綜上所述,當折現率一直保持至到期日不變時,隨著到期時間的縮短,債券價值逐漸接近其票面價值。如果付息期無限小則債券價值表現為一條直線。
(2)流通債券(考慮付息間變化)
流通債券的價值在兩個付息日之間呈周期性變動。在付息之前價值上升,在付息日價值下跌。對于折價發行債券來說,發行后價值逐漸升高,在付息日由于割息而價值下降,然后又逐漸上升。總的趨勢是波動上升,如圖示。越臨近付息日,利息的現值越大,債券的價值有可能超過面值。付息日后債券的價值下降,會低于其面值。
(3)零息債券:價值逐漸上升,向面值接近。
(4)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價值逐漸上升,向本利和接近。
四、債券的到期收益率
1.債券到期收益率的含義:
到期收益率是指以特定價格購買債券并持有至到期日所能獲得的收益率。它是使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等于債券購入價格的折現率。
2.計算方法:與計算內含報酬率的方法相同,“試誤法”:求解含有貼現率的方程。
編輯推薦:2016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管理》預習要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