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考試難嗎?其實CPA考試并沒有傳言中的那么可怕,它只是科目多(6門),教材厚(最厚的會計598頁,最薄的戰略394頁,6本平均527頁),就嚇退了不少考生。其實,只要智商在基準線以上,稍微有點會計基礎,掌握了對路學習方法,每門課視難易程度不同,保證200-300小時的有效學習時間,達到60分的及格線還是so easy的。
我把注會專業階段6門課分成三個層次,最難的會計財管,稍微容易點的審計稅法,以及最簡單的經濟法戰略。
① 會計難是因為長投合并等一些會計處理較為復雜,需要多理解多練習。先整體看報表,再學單個科目,有助于會計的整體把握。
② 財管難在題型多,計算量大,財管考察的其實是記憶,把各種解題思路都記住了,自然就通過了。我的財管是聽北注協吳相全老師的課過的,老師給我最大的幫助是簡化了公式這塊的繁瑣記憶,讓財管公式變得不那么可怕。
③ 之所以把審計放到第二個檔次,是因為它考察的更多是思路,而不是記憶,這點與財管正好相反。(但可能有的考生會覺得審計很難。審計我的啟蒙老師是北注協的張敬富老師,老師講課很風趣幽默,把很枯燥難懂的知識點能夠用通俗的故事典故的方式講出來,就能讓人很容易接受和記憶。)審計還是要從風險控制角度出發,去認識執行各個審計程序的必要性,理解基礎上的再復述,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方法,并不要求一字不差地背誦。
④ 稅法,又戲稱“碎法”,稅種稅率不少,零零碎碎的規定也很多,主要還是抓好五個稅種(增值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復習思路可以借鑒財管。
⑤戰略原先是財管的一部分,08年改革的時候獨立出來,這些年教材也是越改越厚。戰略包括公司戰略和風險管理兩方面內容,公司戰略說的是宏觀方面的公司治理,風險管理說的是公司內外部風險的控制,都比較虛,涉及內容比較多但不深。建議先構建知識體系再填充知識點,學習時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公司的決策者,有代入感地去學。
⑥經濟法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一門課,建議前期熟悉一下知識體系,了解考試題型,最后一個月強化知識點即可。
所以,CPA考試沒有別人說的那么難,也不要完全從通過率上嚇的就不敢報名考試了。難不難也是相對而言。CPA考試報名條件要求,因此在校生無法報考,而真正的考生基本都是在職考生,工作家庭和學習往往無法兼顧,所以才使得CPA考試的通過率看起來很嚇人。事實上CPA考試難不難,只有試試才知道。2018年注會備考伊始,快來購課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