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17年注會綜合考試,你是否產生了這樣的困惑------
雖然注會專業階段考過了,但2017年注會教材發生了巨大變化,怎樣才能盡快掌握新的知識點,時間真的太緊了。
六科在綜合階段考試中是怎么出現的?聽說綜合階段考試財管部分不考計算了,那是不是不用記公式了?
稅法、經濟法那么多的法條又要背,偷偷問下北京注協培訓網的老師,2017年的有重點不?
……
這應該是許多注會綜合階段考生最真實的內心寫照,但是不用擔心,綜合階段實務大咖備考忠告重磅來襲!有此建言,認真遵守下,CPA綜合考試通過幾率未必不能多三成。
實務大咖們的忠告:
王建軍老師:
(一) 注重原理的學習,切忌死記硬背;
(二) 復習不鉆牛角尖,特別是實務中有爭議的問題,但要尊重官方目前傾向的處理方式;
(三) 堅持大綱范圍為主,重點章節突出的復習思路,面點結合;
(四) 綜一綜二早兼顧,六科復習要平衡。
李春瑜老師:
書本知識點記牢是基礎,認真聽課是關鍵,老師講課內容要消化,模擬練習是手段,一定要多練習,綜合考的實際案例,態度和時間投入是保障,再好的計劃不去執行也只能事半功倍;
張敬富老師:
(一) 綜合上卷的備考,一定要以會計為中心,或者結合稅法考,或者結合審計考,所以復習會計時,要想一下審計、稅法教材是如何規定,是這兩年的考試趨勢;
(二) 要適度關注新規定、新知識點,尤其會計和審計,2017年很多審計準則的修訂和出臺可能成新寵;
(三) 側重實務性內容,比如審計側重應對,即重點關注審計程序,或帶有實務性色彩的知識點,比如存貨監盤,要高度關注;
(四) 長期股權投資和合并報表是上卷必考的,但這兩年分數略微下降,以常規考點為主,或者說以實務中常見的案例為主,不必太糾結,以復習基礎知識為主。
當然,綜合階段通關學員的心得體會也是很值得咱們綜合考生借鑒的,例如下面的三位考生,從3個不同的角度,詳細的說明了綜合備考學習中所需要注意的地方。
張曉鴿老師
(一) 多考慮科目之間(如審計+會計、會計+稅法、審計+會計+稅法)的結合,復習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順帶想想其他科目中相關的內容。
(二) 關注實務熱點,如新發布的會計準則、審計準則、稅收法規等,與實務熱點相關的內容多關注。
(三)利用好歷年真題,尤其關注真題的出題點、出題方式、答案的設計。
(四)綜合考試強調知識在實務中的應用,既要掌握知識點本身(理解+記憶),也要具備實務應用的能力(解決問題)。因此復習以案例為主,把知識點帶入場景,通過案例復習知識點。
(五)復習的后期按專題(尤其是重點內容和自己的弱項)進行回顧和總結。例如,與長期股權投資、合并報表相關的內容,把知識點復習、總結后,把歷年真題、做過的案例中相關的題目拿出來,確保全部理解并能正確答題。
(六)平時培養良好的答題習慣,如:先看題目要求再讀材料、答題時根據題目要求按步驟完成每一個要求、答題條理清晰。
張松老師
(一)綜一緊跟資本市場熱點、難點,即喜新(教材新增內容),如去年的限制性股票、被動稀釋、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二)會、審、稅結合出題,實務性突顯,單純背審計程序明顯減少;
(三)今年修訂出臺的審計準則和營改增預計會是重點,要多分配時間,不重要的可戰略性放棄;
(四)越早復習越好,提前準備永遠是對的。
由以上北京注協培訓網實務大咖們的忠告中不難看出:
2017年CPA綜合考試內容越來越實際,行業中的熱點問題在綜合試卷上并不少見;
對考生實務能力及職業判斷能力要求不斷提高,需要考生自己分析;
綜合性不斷增強,跨學科命題漸漸成為主流,也正因為這些難點的增加,讓現在的CPA考試越來越靈活,純粹的知識點記憶題目減少了。
根據北京注協培訓網多年綜合輔導經驗,綜合備考時間寶貴,定好計劃,平衡心態,利用好輔導資料效果才更好。
相關推薦:2017CPA大綱巨變,200天如何邁過注會綜合這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