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成本管理
(一)財務管理基本原理
1.企業組織形式和財務管理內容
2.財務管理的目標與利益相關者的要求
3.財務管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論
4.金融工具與金融市場
(二)財務報表分析和財務預測
1.財務報表分析的目的與方法
2.財務比率分析
3.財務預測的步驟和方法
4.增長率與資本需求的測算
(三)價值評估基礎
1.利率
2.貨幣時間價值
3.風險與報酬
(四)資本成本
1.資本成本的概念和用途
2.債務資本成本的估計
3.普通股資本成本的估計
4.混合籌資資本成本的估計
5.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計算
(五)投資項目資本預算
1.投資項目的類型和評價程序
2.投資項目的評價方法
3.投資項目現金流量的估計
4.投資項目折現率的估計
5.投資項目的敏感分析
(六)證券、股票價值評估
1.債券價值評估
2.普通股價值評估
3.混合籌資工具價值評估
(七)期權價值評估
1.期權的概念、類型和投資策略
2.金融期權價值評估
(八)企業價值評估
1.企業價值評估的目的和對象
2.企業價值的評估方法
(九)資本結構
1.資本結構理論
2.資本結構決策分析
3.杠桿系數的衡量
(十)長期籌資
1.普通股籌資
2.長期債務籌資
3.混合籌資
4.租賃籌資
(十一)股利分配、股票分割與股票回購
1.股利理論與股利政策
2.股利種類、支付程序與分配方案
3.股票分割與股票回購
(十二)營運資本管理
1.營運資本管理策略
2.現金管理
3.應收款項管理
4.存貨管理
5.短期債務管理
(十三)成本計算
1.產品成本分類
2.產品成本的歸集和分配
3.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
4.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
5.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十四)標準成本法
1.標準成本及其制定
2.標準成本的差異分析
(十五)作業成本法
1.作業成本法的概念和特點
2.作業成本計算
3.作業成本管理
(十六)本量利分析
1.本量利的一般關系
2.保本分析
3.保利分析
4.利潤敏感分析
(十七)短期經營決策
1.短期經營決策概述
2.生產決策
3.定價決策
(十八)全面預算
1.全面預算概述
2.全面預算的編制方法
3.營業預算的編制
4.財務預算的編制
(十九)責任會計
1.企業組織結構與責任中心劃分
2.成本中心
3.利潤中心
4.投資中心
(二十)業績評價
1.財務業績評價與非財務業績評價
2.關鍵績效指標法
3.經濟增加值
4.平衡計分卡
(二十一)管理會計報告
1.內部責任中心業績報告
2.質量成本報告
注會綜合考試從2010年開始,2019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對于注會綜合考生,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思路轉換。注會專業階段考試是以理論為主,而注會綜合考試則更多的是實務的考量,通過讀懂案例、分析案例、解決問題的思路來將學習過的專業知識運用在解決實際業務當中。因此,要想通過注會綜合考試,如果沒有豐富的案例來大量練習,應對考試就會比較吃力。
注會綜合考試沒有統一的輔導書,北京注協培訓網做注會綜合培訓已經進入第十年了,一直以來培訓網的大成本、案例集受到廣大考生的認可和追捧,成為眾多考生首選的教輔!這套內部學習資料已經陪伴九屆學員順利通關!